鸭绿江的文献综述
鸭绿江的文献综述
鸭绿江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河,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十分丰富。以下是对鸭绿江的文献综述:
鸭绿江的历史背景
古称与命名:鸭绿江古称坝水,汉时称为訾水,唐朝时始称鸭绿江,因江水颜色青绿如鸭头而得名。
地理与流向: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约795千米。
重要桥梁:鸭绿江造桥历史悠久,辽代已有记载。20世纪初,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建了两座铁桥,其中一座在朝鲜战争中被炸毁。
鸭绿江的文化与文学
《鸭绿江》杂志: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新中国前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纯文学期刊,对辽宁乃至全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文学发端:自1946年创刊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从《东北文艺》到《文学战线》,再到《东北文学》,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
鸭绿江的考古研究
高句丽、渤海遗址:鸭绿江中上游地区发现了高句丽、渤海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黑色夹砂陶等。
鸭绿江在战争中的角色
朝鲜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为了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
鸭绿江的自然风光
丹东风光:鸭绿江流经丹东市约218千米,江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特别是人海口一带,盛产大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