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儿童友好城市
深圳作为中国的先锋城市,致力于构建一座真正属于儿童的友好之城。自2015年起,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目标,并倡导实施儿童优先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先行实践,深圳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亮点:
系统性规划
深圳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如妇儿大厦的升级改造,成为儿童友好城市新地标。
儿童友好设施
截至2023年,深圳已建成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452个,公园1260多座,儿童活动空间及自然教育等设施场所逐步完善。
建成母婴室1270多间,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
儿童友好服务
推广移动母婴室,便利儿童出行。
建成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妇女儿童之家、儿童议事组织等,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政策与标准
发布《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制定《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是全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标准。
示范引领
深圳的实践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向全国推广。
2022年,深圳入选第一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意义:
深圳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改善了儿童的活动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深圳正通过这些具体举措,将“儿童友好”从一个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设施和服务,让市民,特别是儿童,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