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与认识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专业知识

教育知识

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学科知识

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学科教学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通识性知识

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育教学评价

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沟通与合作

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反思与发展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中学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