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测绘项目成就
中国测绘事业自1950年起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基础测绘网络的建立
建立了国家大地网、国家水准网、国家基本重力网和卫星多普勒网,并对国家大地网进行了整体平差。
这些网络覆盖了全国范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基础。
测绘技术的现代化
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1:50000和1:10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并正在进行1:10000比例尺的测图工作。
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并正在研制解析测图仪、正射投影仪,研究自动测图系统和航天遥感资料在测绘上的应用。
海洋测绘的进展
采用新的海洋定位系统,推动了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
测绘法律法规的完善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全面规定了测绘工作的管理体制、基础测绘、市场准入、成果管理、法律责任等,为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成
实现了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测绘系统数字化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测绘保障服务的显著成效
开发了200多个基于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200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及时提供测绘保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多品种的地图产品,促进汽车导航产业的发展。
重大工程的测绘支持
完成了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绘就了华夏大地首张全面精准详实的“地情图”。
完成了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摸清了我国海岛(礁)数量、位置和分布,填补了海岛(礁)地理信息数据空白。
为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提供了国产化的测量仪器和保障装备,并首次与尼泊尔合作进行。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
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达90%以上,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持按年度动态更新。
应急测绘保障
应急测绘保障被誉为“灾区上空的眼睛”,在国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承担重要使命。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尼泊尔首次联合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标志着国际合作的新成果。
这些成就展示了中国测绘事业从传统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