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景观设计要求
水景观设计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水深与防滑
可涉入式水景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水景结构安全
水景下建筑功能对渗漏要求不高时,可将结构板直接作为水景的底板;对渗漏要求高时,水景结构自成体系,与结构板脱离。
人造瀑布主体的基础和结构要牢固。
防水与排水
结构找坡1%坡向泄水口;2.0mm厚黑豹Ⅱ型水泥防水涂膜,管道周边300mm宽范围做附加2.0厚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拉细毛;面层涂料或瓷砖。
结构板上敷设排水多孔管,DN110管上开5~10mm的孔洞,间距80~10mm;结构板找坡,一般为0.5%~2%;排水管坡向排水沟或渗水坑(渗水坑在地下室范围外);DN110多孔管,0.005坡度,0.5充满度排水负荷2.9升/秒。
设备与设施
水景给水管一般为UPVC给水管及管件;水循环系统宜设置带阀门控制的补水管补水,一般不设置补水箱。
游泳池设计要求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压顶采用花岗岩、淋浴地面防滑及排水顺畅等。
使用功能与安全性
水景可赏、可游、可乐,在立意时一定要明确其功能,同时注意设施的安全性。
游泳池的溢流口及溢流沟设计要求沿池壁两侧或周边设置齐岸外溢式溢流水槽,溢流水槽的截面尺寸宜按池水循环水量10%~15%计算确定。
生态环境与施工
水景设计应注重水体与周围环境元素的渗透,增强人的亲水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包括水系的规划、闸阀、驳岸、护坡、水池等基础设备及植物、构筑物和声控、光控等配套设施,涉及到结构、防渗等技术性强的专业领域,在营造时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施工操作技术的可行性。
维护与管理
需考虑设置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
游泳池的水质必须进行过滤净化、消毒杀菌处理,并投加混凝剂、PH值调整剂和除藻剂等。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水景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设计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