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gps定位手段

测绘GPS定位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伪距测量

伪距测量是通过通信卫星发播的伪随机码与用户接收机复制码的相关技术,测定监测站到卫星之间的距离。测得的距离含有时钟误差和大气层折射延迟,因此称为伪距。伪距测量一般用于用户接收机固定在地面监测站上的静态定位,也可用于接收机固定于运动载体上的动态定位,但固定于运动载体上的定位精度较低。

载波相位测量

载波相位测量利用接收机测定载波相位观测值,经运算获得两个同步观测站之间的基线向量坐标差。这种方法可用于较精密的绝对定位和高精度的相对定位。

多普勒测量

多普勒测量通过接收机测定卫星发播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计数,确定监测站到卫星的距离变化率,或者检测监测站到卫星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差,以此确定监测站的三维坐标或两点的坐标差。其原理是利用多普勒频移与信号源和接收机的相对位移关系,获得信号源与接收机的相对位移,达到对监测站定位和导航的目的。

卫星射电干涉测量

卫星射电干涉测量利用基线两端的射电望远镜,以独立的时间标准同时接收同一个射电源信号,并记录于磁带上,然后将两磁带的记录一起送入处理机作相关处理,求出两相同信号到达基线两端的时刻之差和相对时延变化率,即是观测量。

GPS静态控制测量

GPS静态控制测量是一种利用固定位置的接收器来收集卫星信号的技术。这种测量方式要求接收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以便收集足够的数据以确定其精确位置。与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GPS静态控制测量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GPS动态控制测量

GPS动态控制测量是接收机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定位测量,适用于运动载体如车辆、船舶等。通过实时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可以确定运动载体的位置、速度和航向等信息。

GPS RTK(实时动态差分)测量

GPS RTK是一种通过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差分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后,通过数据链将修正参数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根据这些参数和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其精确位置。

这些手段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GPS定位手段。例如,在需要高精度绝对定位的应用中,可以采用载波相位测量或GPS RTK测量;在需要快速且高精度的动态定位中,可以采用GPS动态控制测量或GPS RTK测量;在需要大范围覆盖和较高精度的地形测绘中,可以采用GPS静态控制测量或结合多源数据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