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建筑测绘要求标准

普通建筑测绘要求标准如下:

测绘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房屋面积测绘,并出具测绘报告 。测绘报告必须真实反映房屋面积状况,包括房屋的建筑面积、分摊面积、产权面积等。

房屋的层高,在出现局部区别时,以主要部分的层高计算。计算地上层数时,层高超过2.2m,且采光窗在地坪上方的半地下室也算在内。架空层要满足一定高度,作为入口、储藏及活动的空间等。

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相邻控制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四等测量不宜小于1.5M;一级及一级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等影响为原则。

测距边位置的选择,应满足相应测距方法对地形等因素的要求。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其测距边选择:二、三等控制点建造觇标;四等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觇标可因地制宜选用钢标、木标或混凝土标等;觇标的高度应符合理、作业应安全。

控制点应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查找。

采用导线法或三角法进行控制网布点,控制点间的距离限差为±3CM,测角中误差±5

建筑面积测量的基本要求

逐一量边:现场作业时应逐一进行边长测量,形成封闭。将测量值记录在外业测量工作图相应的位置上,记录的数据为现场实测数据。若在建筑物内部量测的数据,则在实测数据后注记“+墙厚”,以便于大组长外业检查核对。建筑物突出悬空部分、弧形、曲线等不规则的建筑难以用手持测距仪测量的,须采用漫反射全站仪测量,并尽量通过一站测量完成,避免多站测量的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边长与设计边长有较大出入时,应反复核查,判断是否为改变建筑轴线、施工误差或装饰以及修改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并与建设方联系和确认。

影像采集:对进行测绘的建筑物的多个立面(建筑物的4个墙面、屋顶)、面积计算容易产生异议的部位(计算半面积的建筑物、不计算面积的构筑物、对是否计算面积和计算全面积还是半面积有异议的建筑物)、与设计相比有变化的部位、建设方对建筑进行了整改的部位(如:阳台整改为飘窗不计算面积、室内空间整改为阳台按半面积计算、封闭部分空间不计算面积等情况)、结构复杂或规范中未明确界定的建筑部位必须采集数码影像。影像数据按建筑物的栋号分类放置,且要说明建筑的栋号、部位、楼层等,便于查看。要求对纸质规划许可证、规划审批的纸质附图中特殊情况(如建筑中的空中院馆、空中花园、入户花园、庭院、阳台等规划审批附图的界定)要采集影像数据,并提交检查后归档。

房产测绘面积计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