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药品名称有哪些规范?

翻译药品名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了解药品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下是关于翻译药品名称的一些规范:

一、遵循国际标准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是翻译药品名称的重要依据。INN旨在统一全球药品名称,避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混淆。

  2.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的《药品通用名称》也是翻译药品名称的重要参考。该规范规定了药品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和规范。

二、尊重药品原文名称

  1. 尽量保持药品原文名称的音译,以便于国际交流。例如,将“Paroxetine”翻译为“帕罗西汀”。

  2.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药品名称,可以适当保留其音译,并在后面加上括号注明原文名称。例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三、考虑药品的用途和剂型

  1. 在翻译药品名称时,应考虑其用途和剂型。例如,将“Metformin hydrochloride”翻译为“盐酸二甲双胍”,表明该药品为盐酸制剂。

  2. 对于同一药品的不同剂型,应分别翻译。例如,“Omeprazole tablet”翻译为“奥美拉唑片”,“Omeprazole injection”翻译为“奥美拉唑注射液”。

四、遵循语言规范

  1. 在翻译药品名称时,应遵循语言规范,确保翻译准确、简洁、易懂。以下是一些具体要求:

(1)避免使用缩写和缩略语,以免造成误解。

(2)遵循语法规则,确保句子通顺。

(3)注意词性,避免出现词性误用。

(4)注意词义,避免出现歧义。

五、注意药品名称的音译与意译

  1.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药品名称,可以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可以翻译为“安莫西林”。

  2. 对于一些常见的药品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Aspirin”可以翻译为“阿司匹林”。

六、参考相关资料

  1. 在翻译药品名称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成分、用途、用法用量等信息。

(2)药品注册资料:了解药品的注册情况、批准文号等信息。

(3)相关医学文献:了解药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信息。


  1. 在翻译过程中,如遇到不确定的药品名称,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确保翻译准确。

总之,翻译药品名称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药品专业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国际标准、尊重药品原文名称、考虑药品的用途和剂型、遵循语言规范、注意药品名称的音译与意译,并参考相关资料,以确保翻译准确、简洁、易懂。

猜你喜欢:专利与法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