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林禅寺简介
广州华林禅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是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中印文化交流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首。该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的前身是“西来庵”,由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在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东渡中国时创建。达摩在此结草为庵,潜心苦修,并弘化佛法,因此得名“西来庵”。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并改名为华林寺。
华林寺的主要建筑包括五百罗汉堂、舍利塔、达摩堂等。其中,五百罗汉堂内的五百泥塑罗汉像神态各异,其中一尊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像。此外,华林寺的山门两侧有石狮子和石鼓,山门石额上镌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
华林寺在清代受到皇室的特别器重,顺治、康熙帝曾恩赐二十二颗佛舍利给该寺供奉,使华林禅寺成为当时广州府城“四大丛林”之首。清道光年间,华林寺住持祗园法师奉诏修建了非常宏大和雄伟的五百罗汉堂。
如今的华林寺,虽地处繁华市区,但却闹中取静,吸引着大量的爱国华侨和香客来此观光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