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外业规程
测绘外业工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制定依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目的:确保外业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遵守要求:所有参与外业工作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按照既定流程和标准执行任务。
人员管理
人员要求:外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公司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安全教育:外业工作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确保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作业要求。
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人员档案,记录员工的培训、考核、工作经历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调配。
设备管理
设备检定:外业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检定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性能满足工作要求。
设备台账: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使用状态和维护保养情况。
设备使用:外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作业过程
规范执行:外业作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测量规范及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
作业证:外业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测绘作业证。
安全防护:外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保证自身的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环境卫生,做好防火工作,严禁火灾事故的发生。
仪器检验:作业前后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常规的检验与校正,确保测量仪器状态良好。
现场调查:清楚作业的目的及任务范围,了解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踏勘,配合施工单位选点埋石。搜集与工程有关的测量资料,及时与甲方、监理取得联系和沟通,根据工程建设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择最佳布网方案,选择适当仪器和工作方案,编制作业计划书。
数据管理
数据校正:野外测量所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校正和处理,以消除误差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这包括对测量仪器的误差进行校正,对多个测量点的坐标进行配准,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和平差等。
数据质量检查:在野外测绘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这包括检查测量点的位置精度和一致性,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控制点的误差,以及检查地物特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整理:完成测绘外业工作后,需要把野外所采集和记录的数据整理和管理起来。这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命名、存储和备份,以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档案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措施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制定防坍塌、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防电击等安全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不得擅自变更。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措施、进度、责任人等内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交底内容应详细记录,并由被交底人签字确认。
施工机具管理: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确保机具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保养维修,确保机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作为机具使用和维护的依据。
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周检、月检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记录在案,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工整改,确认隐患消除,定期上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以上是测绘外业工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