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历史渊源

香港大学的历史渊源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是香港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最初名为华人西医书院,由英国殖民时期创立。以下是香港大学的主要历史沿革:

起源与背景

1887年,华人西医书院成立,位于香港维多利亚城,即现今香港岛的中西区与湾仔区。

1908年,时任香港总督卢吉提出建立香港大学的建议,以培养应用科学人才。

1910年3月16日,香港大学奠基,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

成立初期

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创立,孙中山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

初期只设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没有开设人文课程。

1916年,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有23名毕业生。

发展与变革

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港英政府为沟通中西文化,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大学教学全面中止。

1948年,战后重建,学校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1951年,开设建筑学课程。

1956年,成立校外课程部,提供成人持续教育。

1961年,学生规模达到2000名。

1967年,成立社会科学学院。

1969年,开办法律系。

1982年,成立牙医学院。

1984年,建筑学院和教育学院发展完善,法律学院成立。

2001年,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成立。

现状

香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

2021年9月,与深圳市合作共建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拉丁文校训为“Sapientia Et Virtus”。

香港大学在亚洲及全球享有盛誉,常被视为亚洲的“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