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有什么后果?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约资源、强度高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机制砂在制备过程中,如果MB(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MB在机制砂中的来源
MB主要来源于机制砂的生产原料,如河砂、山砂等。这些原料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会使得部分碱金属氧化物富集在砂粒表面。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若未对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就会导致MB含量过高。
二、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的后果
-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当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时,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等成分与MB发生反应,形成碱骨料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膨胀、开裂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碱骨料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碱硅酸反应:碱金属氧化物与硅酸盐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使混凝土膨胀。
(2)碱铝酸反应:碱金属氧化物与铝酸盐反应,生成碱铝酸凝胶,使混凝土膨胀。
(3)碱钙反应:碱金属氧化物与钙质骨料反应,生成碱钙硅酸凝胶,使混凝土膨胀。
- 混凝土抗渗性降低
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这是因为碱金属氧化物会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此外,碱金属氢氧化物还会与水泥中的硅酸钙反应,生成碱硅酸钙,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 混凝土耐久性降低
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这是因为碱金属氧化物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会腐蚀钢筋,使钢筋产生锈蚀。此外,碱金属氧化物还会导致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膨胀、开裂等现象,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 混凝土强度降低
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这是因为碱金属氧化物会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此外,碱金属氢氧化物还会与水泥中的硅酸钙反应,生成碱硅酸钙,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 混凝土外观质量降低
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色差、斑点等外观质量问题。这是因为碱金属氧化物会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斑点等现象。
三、应对措施
严格筛选原料:在制备机制砂时,应严格筛选原料,尽量减少MB含量。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降低MB在机制砂中的含量。
使用低碱水泥:选用低碱水泥,降低混凝土中MB含量。
添加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抗碱剂等,降低MB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加强混凝土养护:加强混凝土养护,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之,MB在机制砂中含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制备机制砂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MB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猜你喜欢:湿法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