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基本知识

海洋测绘是指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它既是测绘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一门涉及许多相关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陆地测绘方法在海洋的应用与发展。以下是一些海洋测绘的常识:

海洋测绘的内容

测量方法: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洋电法测量和海洋放射性测量等。

基本测量方式:包括路线测量(剖面测量)和面积测量。路线测量用于了解海区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而面积测量则是按任务定的成图比例尺,布置一定距离的测线网。

海洋测绘的意义

海洋测绘有助于准确测定和描述海洋表面及海底的形状和性质参数,如水深、地质、地球物理、潮汐、海流、波浪等。

这些参数对于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运输和军事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相关概念

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入大陆局部的水域,其深度逐渐减小,容易发生最大的潮汐。

海峡: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潮流速度很大,是连接洋与洋、洋与海、海与海的咽喉。

海岸: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地带,可分为现代海岸和古代海岸。

河口:盐水入侵的上界。

海洋测绘的发展

海洋测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包括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声纳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得海洋测绘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海洋测绘的应用

海洋测绘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运输、海洋军事等领域,为这些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海洋测绘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在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