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胜任力结构模型,常用的描绘方法有哪些?

胜任力结构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工具,旨在识别和评估个体在特定岗位上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本文将详细描述胜任力结构模型,并探讨常用的描绘方法。

一、胜任力结构模型概述

胜任力结构模型,也称为能力模型,是指通过分析特定岗位或职业领域所需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构建出一个系统的能力结构。这一模型有助于组织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

二、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特点

  1. 客观性:胜任力结构模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确保模型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2. 全面性:模型涵盖了个体在特定岗位上的所有关键能力和素质,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3. 动态性:胜任力结构模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随着组织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模型可以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可操作性: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三、常用的描绘方法

  1. 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岗位或职业领域的胜任力结构,识别关键能力和素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研究对象:确定需要分析的岗位或职业领域。

(2)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3)构建胜任力结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构建出不同岗位或职业领域的胜任力结构。

(4)比较分析:比较不同岗位或职业领域的胜任力结构,找出关键能力和素质。


  1. 工作样本分析

工作样本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实际工作场景的观察和记录,识别关键能力和素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研究对象:确定需要分析的岗位或职业领域。

(2)收集工作样本:通过观察、访谈、录像等方式收集实际工作场景的样本。

(3)分析样本: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识别关键能力和素质。

(4)构建胜任力结构: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出岗位或职业领域的胜任力结构。


  1. 专家评审法

专家评审法是一种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胜任力结构进行评审和优化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组建评审小组: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

(2)收集胜任力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胜任力数据。

(3)构建胜任力结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初步构建胜任力结构。

(4)专家评审:邀请评审小组对胜任力结构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优化胜任力结构:根据专家意见,对胜任力结构进行优化。


  1.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通过对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事件进行访谈,识别关键能力和素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研究对象:确定需要分析的岗位或职业领域。

(2)设计访谈提纲:根据岗位需求,设计包含关键能力和素质的访谈提纲。

(3)进行访谈: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记录其行为事件。

(4)分析访谈结果: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识别关键能力和素质。

(5)构建胜任力结构: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出岗位或职业领域的胜任力结构。

四、总结

胜任力结构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关键能力和素质的识别和评估,有助于组织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描绘方法,包括竞争力分析、工作样本分析、专家评审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为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胜任力结构模型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战略管理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