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含水率标准范围对混凝土有何影响?
机制砂,作为一种人工砂,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生产中。然而,机制砂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机制砂含水率标准范围对混凝土的影响,以期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参考。
一、机制砂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影响
-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机制砂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原因如下:
(1)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分会部分取代水泥水化所需的自由水,从而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2)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分与水泥混合不均匀,形成水包砂现象,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
-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机制砂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原因如下:
(1)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收缩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2)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分与水泥混合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孔隙,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
(3)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集中,降低混凝土的抗裂性。
- 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原因如下:
(1)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分过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2)高含水率机制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二、机制砂含水率标准范围
我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规定,机制砂含水率标准范围如下:
机制砂含水率应控制在5%~15%范围内。
当机制砂含水率超过15%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含水率。
当机制砂含水率低于5%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含水率。
三、降低机制砂含水率的方法
优化生产工艺: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破碎、筛分等环节,降低机制砂含水率。
选用合适的烘干设备:选用高效烘干设备,提高烘干效率,降低机制砂含水率。
优化搅拌工艺: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合理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选用合适的添加剂:选用具有降低机制砂含水率的添加剂,如减水剂、抗裂剂等。
加强原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机制砂含水率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机制砂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机制砂含水率,确保混凝土质量。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选用合适的烘干设备、优化搅拌工艺、选用合适的添加剂以及加强原材料管理等方法,降低机制砂含水率,提高混凝土质量。
猜你喜欢:金元素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