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研名词解释

考古学考研名词解释

考古学考研名词解释包括:

直立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约200-20万年,是介于能人和智人之间的古人类。

类型学:

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铜石并用时代:

指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期,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标志。

考古学专业:

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等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考古学:

一门深入探索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科学,通过对古代人类行为和生活相关的物质遗存进行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以揭示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与规律。

这些名词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和古代文化等多个方面,是考研考古学专业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