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2019年在职博士报考的政策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职博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旨在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在职博士报考政策不断调整,为深入了解2019年在职博士报考的政策变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报考条件的变化

1.学历要求

2019年,在职博士报考条件中,学历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放宽了学历要求,允许本科毕业生直接报考在职博士。此前,在职博士报考条件一般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毕业生需先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2.工作年限要求

2019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在职博士报考者的工作年限要求进行了调整。部分专业取消了工作年限要求,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在职博士。此外,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工作年限要求进行了放宽,由原来的3-5年缩短至2-3年。

3.年龄要求

2019年,在职博士报考年龄要求相对稳定,一般为35-45岁。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年龄要求进行了放宽,允许45岁以上人员报考。

二、考试形式的变化

1.初试改革

2019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在职博士初试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原有的笔试科目,改为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面试、笔试、实验操作、论文答辩等环节,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2.复试改革

2019年,在职博士复试环节也进行了改革。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取消了笔试科目,仅进行面试和实验操作。此外,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复试比例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1.2调整为1:1.5。

三、录取政策的变化

1.录取比例调整

2019年,在职博士录取比例有所调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提高了录取比例,由原来的1:1.2调整为1:1.5。此举旨在满足更多在职人员深造的需求。

2.加分政策调整

2019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在职博士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部分加分项目,如工作年限、科研成果等。同时,增加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如面试表现、实验操作能力等。

四、培养方式的变化

1.课程设置调整

2019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在职博士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部分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践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旨在提高在职博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导师制度调整

2019年,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在职博士导师制度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部分导师的资格限制,允许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担任导师。此外,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了导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结

2019年,我国在职博士报考政策在报考条件、考试形式、录取政策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旨在提高在职博士教育的质量,满足更多在职人员深造的需求。然而,在职博士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仍需关注政策动态,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