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些句式及其特点: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性质、状态或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在古汉语中,判断句通常不使用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而是通过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者,……也”: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也”:例如,“城北大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用动词“为”: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被动句

被动句表达的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或受害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

有标志的被动句:使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没有明显的被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主语是被动的,例如,“兵挫地削”。

省略句

省略句是句子中省略掉某些词语或成分的现象,这在文言文中尤为常见。常见的省略句式有:

省略主语: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宾语: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省略介词: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倒装句

倒装句是指句子的成分不按常规语序排列,常见的有宾语前置等。例如: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例如,“沛公安在?”。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例如,“时人莫之许也”。

以上是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掌握这些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