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观念的文献综述
美育观念的文献综述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过程,它着重于情感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对美育观念的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美育模式
美育被视为一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例如,曾繁仁的《美育十五讲》、杜卫的《美育论》和王一川的《美学与美育》等作品,都探讨了在儿童教育中普及美学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美育和艺术
美育和艺术的关系密切,艺术是审美实践的直接表现形式,二者密不可分。
例如,沈致隆的《科学与艺术:沈致隆美育演讲精选录》和庄旭东与徐侠的《玩艺术:与孩子一起创设美育空间》等作品,揭示了美育激发人们体验美的冲动和艺术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博物馆艺术审美
博物馆在美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政策性文件推动了博物馆美育理念的强化。
博物馆美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观念的历史演变
蔡元培的美育观念深受德国哲学家席勒的影响,他提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培养高尚纯洁的习惯,并具有消解个人利害、提升精神境界的功能。
王国维等人也从现实维度强调审美对于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认为美育可以作为德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