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考集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随着艺术高考的竞争日益激烈,美术艺考集训成为众多考生通往梦想的必经之路。然而,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成为美术艺考集训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一、深入理解艺术作品
美术艺考集训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流派、表现手法等,从而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例如,在学习梵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可以介绍梵高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后印象派的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强化艺术史知识
艺术史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基石。在美术艺考集训中,教师应注重艺术史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时,教师可以介绍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绘画风格、代表作品以及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在了解艺术史的同时,提高审美鉴赏力。
三、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关键。在美术艺考集训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欣赏经典作品:让学生欣赏世界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参观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氛围,提高审美鉴赏力。
艺术鉴赏课程:开设艺术鉴赏课程,让学生学习艺术评论、艺术批评等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案例分析
以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例,他在学习西方绘画技巧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特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就是一例。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构图等技巧,展现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西绘画的融合,提高审美鉴赏力。
总之,在美术艺考集训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强化艺术史知识、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猜你喜欢:全国美术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