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亲水性原则

亲水景观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满足功能性要求:

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同时,水景也具有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功能。随着水景在住宅小区领域的应用,人们已不仅满足于观赏要求,更需要的是亲水、戏水的感受。因此,设计中出现了各种戏水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泳池及各类水力按摩池、气泡水池等,使景观水体与戏水娱乐健身水体合二为一,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生态调节性:

水景具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如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的作用。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生物-生态的自动修复性,防止水受到污染和外来生物的侵入,求得最佳的调节气候、有益健康的效果。

环境的整体性: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设计时要根据所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与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不同的动力水泵会形成不同的大小、高低、急缓的水势。设计中要先研究环境的要素,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相协调,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

空间形式的多样性:

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便捷、多样、有趣的空间环境,混合多种项目进行布置,如休闲、商业、娱乐活动等,增加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使滨水区更具有活力。

历史文脉的延续:

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的特色,增强城市居民对滨水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避免完全失去地域特色。

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注意安全性:

水景在公园、地产项目中的应用要明确其功能,同时注意设施的安全性,如适当的水深、设置护栏等。

注重水体与周围环境元素的渗透:

水体与其他要素如亭、桥、建筑物、雕塑、植物、景石等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出独具风格的园林景观,增强人的亲水性。

保证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和生态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施工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同时注重生态效应,如编柳抛石护坡和竹桩驳岸等。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设计过程中应积极促进公众参与,确保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延续和挖掘深层的地域文化涵义:

设计中应延续和挖掘地域文化,增强滨水区的文化内涵。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亲水景观设计的全面框架,旨在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水景,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和历史传承,满足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