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来了作文
迎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习俗,尤其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通过各种仪式来迎接财神,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五谷丰登。以下是一些关于迎财神的作文片段,展现了这一习俗的不同地区和家庭的传统做法。
家乡的迎财神仪式
大年初五,我正伏在老家的桌案前看书,忽然,三声冲天的炮响把我惊得手一抖,紧接着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从四面八方同时燃起的爆竹。今天是迎财神的日子!我急忙跑出书房,在家里却遍寻不着外公外婆,又一拍脑袋,冲出门外。他们果真在外面,那张如传家之宝般的雕花桌子已端端正正地立在了门口。两盏同样古朴的铜灯台上插着鲜红的蜡烛,烛光稳稳地闪烁,红青相映,可是鲜明。贡品都用青花盘子盛着,共九样,每样都是糯米肉丸一类的'大户人家的菜。八个纯白色的瓷杯中斟满了透明的白酒,若不是有一丝酒气,在白得无一个斑点的瓷杯相映下,就真成了清洌山泉了。而外婆正将稻草和一些纸元宝堆在门边上,爸妈正在费力地铺开鞭炮,可财神像呢?刚才的炮响绝对不是这附近的人燃放的,因为他们也在准备东西,那么是哪儿放的呢?妈妈见我出来,有些惊讶地道:“财神还没来,你先回去看书吧。”咦?财神还分时候来?要那么精确吗?没等我问,妈妈继续说道:“等会儿财神的轿子来的时候,我叫你,你也跟着拜一下。”噢,原来财神像是扛着走在街上,大家一齐拜的。又过约十五分钟,听得鼓声咚咚作响,又见一团团烟浮上天空——财神来了!
广西的迎财神活动
“儿子,跟表哥接财神去!”妈妈冲着我喊道。我一听立刻跑去祠堂等着大人接回财神。在广西,妈妈村子那边,逢过年时都要请财神在村子各个祠堂转一遍,而今年最热闹的活动被我撞见了。“咚咚咚咚锵"随着敲锣打鼓声越来越近,祠堂边的大人们开始点起鞭炮。噼里啪啦声中,隐隐看见有一大群人正穿过烟雾往祠堂边走来,先走上祠堂的是抬着鼓的年轻人,大鼓放在架子上,下面两个人抬着,后面的击打大鼓,一边有节奏地吆喝,一旁的男生随着节奏拍着铜锣。鞭炮声还在继续,锣鼓声也不差,越发震耳。“噗”一个彩色的身影冲破迷雾——斑斓的狮子座祠堂上跳了起来,一会儿仰天咆哮,一会儿爪子前翻,宣告着财神爷的到来。终于,财神老爷乘着轿子来了。呼声、鞭炮声、锣鼓声又响成一片。财神老爷的轿子前后各有两名男子并列而行。来到祠堂前的台阶三步做两步,般跳上祠堂。上祠堂后立刻换下四人,然后抬着老爷在祠堂门口摇晃起来,边摇边原来转着大圈,四人使足了劲。越是摇的厉害,人们呼声越高,来年财运更旺。两只彩狮则静立两侧。空气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息。摇着摆着,很快就有一位小伙子坚持不住换了下来,抬轿人个个满大汗,脸*憋青,但动作越来越快,后面几乎让人看不真切。摇完财神后,祠堂主则摆上准备好的酒肉供财神,祈愿来年财源广进,并做为一个信去努力工作。我想,这或许才是神明出现的意义吧!
湖南的迎财神习俗
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傣族的泼水节、客家的民居、*的春节、*的藏戏……我的家乡湖南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春节接财神的时候,我更是亲身体验了一番。上个春节当天,我帮助家人一起在湖南老家接了一次财神。先是布置场地,在小院里摆上桌子,端上香盆、鸡、猪和酒。准备好红包和鞭炮,然后就可以的财神来了。不一会,从远处就听到财神的队伍敲锣打鼓的声音。老乡的笑声,鞭炮的响声,像办亲事一般热闹。我不禁抬头瞻望。锣鼓声越来越近,我渐渐看清财神的外貌了——一身金褂,头戴一顶金帽,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似乎压不住过节的喜悦;财神还带来两个跟班——两头狮子,一只是金*的,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张一合的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