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委员要做什么
大学心理委员要做什么
大学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学习并积极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在班级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参与学校活动
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并起骨干作用。
关注同学心理状态
注意发现同学中的心理异常现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有心理困扰的同学给予真诚的支持和帮助。
与教师沟通
与班主任、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络,及时上报有潜在危机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情况。
心理辅导协助
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辅导。
向心理辅导教师提供同学的表现,以便跟踪及反馈。
心理普查与问卷
协助学校开展心理普查和问卷调查。
学生助理角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担任学生助理,为老师、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组织班级活动
在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性的心理相关活动。
转介机制
若心理委员的干预能力有限,应及时将有关同学转介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保密原则
对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心理委员的角色是作为学生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之间的桥梁,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