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安全管理规定
餐饮场所安全管理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程序
自动报警系统显示火警信号或接到火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餐厅部门领导前往火警现场观察。
火情确认后,向消防部门报警,向公司领导及安全主任报告。
通过广播、警铃疏散用户,并做好火警记录。
各部门现场职责分工
切断火灾现场电源,关闭空调机组。
在保安队长领导下,负责火场灭火。
在主管领导下,负责现场维护警戒,保障通道畅通并协助消防队,给予一切便利。
负责现场群众的疏散、疏导工作,保障器材供应,协助消防队工作。
照顾火灾现场老、幼、病、残、孕人员,抚慰受灾家属。
扑灭火灾后,分析着火原因,惩罚当事人,教育群众。
灭火器的选用
因电器、电器故障短路引起着火,应迅速切断电源,用1211灭火器或其他阻燃材料进行扑救。
汽油、柴油等着火,用1211灭火器进行扑救。
液化石油气等燃气着火,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灭火器材使用
1211灭火器应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使用水枪时,要利用掩蔽物体,尽量接近火源,充分发挥水枪的作用,提高灭火效果。
人员疏散方案
妥善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带。
餐厅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管理
对管线、开关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用火部位要有专人负责,做到有火有人,人走火灭,人走关阀。
使用易燃、易爆液体物品,应用多少领多少。工作后有少量剩余时要加封存放,数量较多应及时入库或存放在安全地方,有专人负责。
餐厅环境整洁
纱窗、纱门、纱罩、门帘、风幕、灭蝇灯等设施运转正常,鼠、蝇、蟑螂、蚊子密度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要求。保证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运转正常。
必须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摆台上桌。做好台面调料、牙签、台布、餐巾、餐具等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更换破损的调料盒、台布、餐巾、餐饮具等。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安全操作
上班必须按规定着工作服,工作鞋,佩戴工号牌,统一发型,只准穿肉色(黑色袜男员工)。
女服务员上班要化淡妆,不准浓妆艳抹,长发要盘起,短发不过肩,留海不超过眼睛,头发不准染色,不准梳过于夸张的发型。
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做不雅观的动作,如抓痒、抠鼻子、挖耳朵、梳头发、剔牙、大呵欠等,打喷涕应适当遮掩。
检查仪容、仪表应到卫生间或客人看不到的偏僻处。
消防管理
在营业期间,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要随时完好。
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加酒店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本单位灭火器材的位置和性能。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四会”: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自救方法,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这些管理办法旨在确保餐饮场所的安全,预防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