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零用钱来源
95%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4%来自亲戚(如压岁钱)。
1%通过打工或其他方式获得。
零用钱消费
每月零用钱消费在100元以内的占39.5%。
有5.6%的中学生零用钱消费超过200元。
8%以下的同学花掉零花钱的100%。
24%的同学花掉75%—99%的零花钱。
48%的同学花掉50%—74%左右。
20%的同学花掉50%以下。
消费观念
63%的学生认为自己“买不起名牌”。
23%的学生表示会购买名牌商品。
15%的学生对名牌“十分关注”。
47%的学生对名牌“一般关注”。
消费行为
24%的同学在购物时追赶时尚。
四分之一的同学较重品牌。
约39%的同学以商品质量为选择标准。
约14%的同学既重外表也重质量。
消费结构
物质消费占绝对优势,精神消费相对较少。
67.8%的学生在穿着方面首先考虑适合自己的。
62.7%的学生不刻意模仿明星穿着打扮。
手机消费
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
61%的学生话费超过60元。
30%的学生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
其他消费
58%的学生购买文具。
60%的学生购买零食。
52%的学生购买书籍。
消费态度
78.8%的学生在花钱时能考虑到节约、有计划。
23%的学生认为必要才买。
48%的学生选择合适就买。
消费水平
寄宿生的消费水平通常低于通学生。
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水平较低。
其他注意事项
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与消费水平提高有关。
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较高,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支配权。
以上数据反映了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提示了他们在消费行为上的一些特点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