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性餐饮怎么样管理

聚集性餐饮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食品安全和良好的用餐体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

自查与监管

餐饮单位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自查报告留档备查。对于未认真开展自查且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餐饮单位,将一律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聚集性就餐单位的监管,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场所与设施

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医院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场所,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要停业整顿。

承办红白宴席的大型餐饮单位,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要加强通风、排烟、排水、除湿及防四害设施改造,严防微生物滋生和污染。

原料管理

餐饮单位要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严防假冒伪劣、掺杂掺假、非法泡发加工、三无及来源不明的食品原辅料进入餐饮单位。优先使用蒸汽热力消毒设施,配备足够的一次性周转使用的保洁设施。

加强原料管理,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在贮存过程中温度、湿度符合要求,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交叉污染。

从业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要达到100%。对于出现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调离当前工作岗位。

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员工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过程管控

加强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冷冻食品在加工制作前应采取冷藏解冻或冷水解冻的方式彻底解冻,并尽快使用。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在加工制作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C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