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如用兵》原文段落与译文解析

《用药如用兵》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的一篇著名篇章,其内容深刻,见解独到,被誉为中医用药的经典之作。本文将选取《用药如用兵》原文段落,进行详细解读,并附上译文解析,以供读者参考。

原文段落一:

“用药如用兵,攻守宜审。夫药者,所以攻病也;兵者,所以制敌也。用药之妙,在乎知病;用兵之妙,在乎知敌。故兵不厌诈,药不厌杂。杂而能治,则病去矣;诈而能制,则敌退矣。”

译文解析一:

用药就像用兵,攻守要审慎。药物是用来攻治疾病的,兵器是用来制服敌人的。用药的妙处在于了解疾病,用兵的妙处在于了解敌人。因此,用兵不厌其诈,用药不厌其杂。用药杂而能治愈疾病,那么疾病就会消失;用兵诈而能制服敌人,那么敌人就会退去。

原文段落二:

“夫药之用,在乎调其阴阳,和其气血,使归于平。如用兵之道,在乎攻其要害,守其空虚。攻其要害,则敌不战自退;守其空虚,则敌不敢进。用药如用兵,攻守宜审,此之谓也。”

译文解析二:

药物的作用,在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使其恢复平衡。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击敌人的要害,防守敌人的空虚。攻击敌人的要害,敌人就会不战自退;防守敌人的空虚,敌人就不敢进攻。用药就像用兵,攻守要审慎,这就是所说的道理。

原文段落三:

“用药如用兵,宜分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攻邪宜峻,扶正宜缓。邪去正安,则病愈矣。如用兵之道,宜审虚实,攻其虚,守其实。攻其虚,则敌疲;守其实,则敌不敢攻。”

译文解析三:

用药就像用兵,要分清虚实。实证要用泻法,虚证要用补法。攻邪宜用峻法,扶正宜用缓法。邪气去除,正气安定,疾病就会痊愈。用兵的道理,要审慎虚实,攻击敌人的空虚,防守敌人的要害。攻击敌人的空虚,敌人就会疲惫;防守敌人的要害,敌人就不敢进攻。

原文段落四:

“用药如用兵,宜知时宜。春宜温,夏宜凉,秋宜收,冬宜藏。用药适时,则病自愈。如用兵之道,宜审时宜。攻其时,守其时。攻其时,则敌不备;守其时,则敌不敢攻。”

译文解析四:

用药就像用兵,要了解时节变化。春天宜温,夏天宜凉,秋天宜收,冬天宜藏。用药适时,疾病就会自然痊愈。用兵的道理,要审时宜。攻击敌人的时机,防守敌人的时机。攻击敌人的时机,敌人就会不备;防守敌人的时机,敌人就不敢进攻。

总结:

《用药如用兵》原文段落通过比喻,将用药与用兵相类比,揭示了中医用药的奥妙。通过对原文段落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用药要审慎攻守,分清虚实,了解时节变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译文解析则将原文的内涵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学习《用药如用兵》的意义,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医疗器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