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员知识
测绘员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测绘的基本概念、技术、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测绘定义
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是指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则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测绘成果包括基础控制测量数据、基础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基本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
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等。大地基准是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包括地球椭球的四个常数、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高程基准则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用于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WGS-84坐标系等。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
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包括水准仪、经纬仪等。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点间的高差,经纬仪用于测量角度,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包括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中误差等。误差传播定律阐述了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的关系。
地图制图
地图制图是将测量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基本地图是指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按国家统一成图技术标准测制或编制的,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通地图。
测绘地理信息法律法规政策
包括测绘技术制度、基础测绘制度、界线测绘和其他测绘制度、测绘资质资格制度、测绘市场管理制度、测绘成果管理制度、测绘质量管理制度、测量标志保护制度、法律责任等。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
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等。
执业能力与执业素养
包括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执业能力提升与训练、身体素质与心理调适等。注册测绘师继续教育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在一个注册有效期内(三年),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均不得少于60学时,合计需要120学时。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测绘员知识体系的主要框架,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测绘员更好地完成测量、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