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如何进行小组讨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双证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在职人士的选择。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那么,双证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如何进行小组讨论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小组讨论的目的

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首先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双证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小组讨论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宽学术视野。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帮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方法,提高学术写作能力。

二、合理分组

为了确保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便于讨论和交流。

  2. 尽量将不同专业背景、性格特点的学生分到同一小组,以实现优势互补。

  3. 避免将关系过于亲密的学生分到同一小组,以免影响讨论的客观性。

  4.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分组。

三、制定讨论计划

在小组讨论前,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讨论计划,包括讨论主题、讨论时间、讨论步骤等。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确定讨论主题,确保主题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 制定讨论时间表,合理安排讨论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

  3. 明确讨论步骤,包括引入、讨论、总结等环节。

  4. 提前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四、讨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权。

  2.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避免表面化、肤浅化。

  4. 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5. 避免争论,引导学生以理服人。

五、讨论后的总结与评价

  1. 教师要对小组讨论进行总结,梳理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

  3. 鼓励学生总结讨论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4. 教师可以根据讨论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双证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教师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使小组讨论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