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平门简介

和平门,现名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央门以东、南京火车站以西,坐南朝北。神策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建成,因该地驻扎着精锐禁军“神策卫”而命名为神策门。1928年夏,国民政府将神策门改名为和平门,并将神策门瓮城改成大型油库。1956年,南京军区接管此处,仍沿用作油库,禁止百姓参观。2001年,南京军区将神策门油库转交南京市人民政府,辟为神策门公园。2012年11月,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神策门所在的南京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中唯一的外瓮城城门,建有外瓮城一座,门垣共两道,瓮城设有左右两个门洞,并且不正对城门,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上为清光绪年间重建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谯楼一座。和平门在明城墙十三座内城城门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现有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

2004年10月1日,修缮后的和平门对外开放,位于中央门立交桥的东南角。和平门外瓮城城门 主条目:神策门神策门现名和平门,是南京城北最东侧的一座城门,位于玄武湖西北,在明城墙13个城门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现有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神策门依山而建,曲折迂回。清朝时增建外瓮城。光绪年间重建镝楼,但规格已由原来的都城级降为州府级。1658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败于门下。为纪念战功,顺治帝下诏改名“得胜门”。1853年,太平军从此处攻入南京城。1929年改名“和平门”。1930年代,美国亚细亚火油公司将瓮城作为油库。日军占领南京后也以此地为油库。南京军区后勤部接管后继续作为油库使用,和平门成为军事禁区。2002年修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