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建筑与景观设计是 两个相关但独立的专业领域,它们在定义、应用范围、目的和方法上有所区别,但也有交集。

建筑设计

定义: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和建筑空间的创造过程,旨在满足功能需求、审美要求和技术条件,创造出符合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建筑环境。

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形象和经济合理性。建筑功能是基础,决定了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建筑技术是手段,为实现建筑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建筑艺术形象是表现,体现建筑的美学价值;经济合理性是约束条件,要求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技术和美学要求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成本。

应用范围:建筑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

定义:景观设计是指对室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的过程,旨在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景观环境。

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如山体、水体、植物等)和人工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道路等)。这些要素通过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形成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景观环境。

应用范围: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更具有针对性,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景观建筑

定义:景观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特征:景观建筑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

景观建筑设计

定义:景观建筑设计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领域。它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建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具有景观与建筑的双重身份。

学科交叉:景观建筑设计纳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心理学、植物学、工业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等方面,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体。

总结:

建筑设计主要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创造和内部空间的组织,强调功能、技术、艺术和经济性的综合体现。

景观设计则关注室外环境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注重生态、美学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景观建筑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支,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探索如何在景观场所中设计具有景观与建筑双重身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