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景观设计指标
广场景观设计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组织:
设计时需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及人流的流线组织,确保交通流畅且安全。同时,要合理设置地下车库和地面停车场的出入口,并预留足够的卸货区和停车区域。
环境艺术空间:
包括广场、花坛、树木、水体等环境元素,要求有鲜亮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打造现代景观。设计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同时考虑与周边建筑物的整体协调性。
功能性设施:
如电话亭、公交站台、店招、休息座椅、垃圾箱等,这些设施应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同时也要具备美观性和实用性。
建筑小品及休闲康体设施:
包括小品、雕塑、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这些设施应与环境融为一体,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硬质景观与软质环境的比率:
设计中应满足项目规划报批文件中对绿地率和硬质铺装面积的要求,并进行限额设计总价控制。
成本合理分配:
设计单位应根据不同区域和功能要求,优化造价分配,确保设计经济合理。
使用功能:
商业建筑要考虑各业态的促销活动,避免在主入口和公共区域布置阻挡人流的固定设施,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大型促销活动。
景观轴线:
设计时需考虑景观轴线的布局,避免外环境构筑物遮挡顾客出入口和影响建筑外观,同时避免广场空间过大导致空旷感。
绿化和色彩:
城市广场的绿化和色彩选择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创造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建筑小品:
包括雕塑、喷泉、亭台等,应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提升广场的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