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餐饮新规定
五一期间,针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有以下新规定:
强化信息公示
持证亮证经营,在店内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
食材来源可溯
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保证食品原辅料来源合法可查、源头可溯。严禁采购、加工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及肉制品。
规范加工制作
强化加工制作过程管控,认真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保证食物烧熟煮透,生熟分开。做好食品加工用具、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避免因生熟不分、加工不当、交叉污染等因素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严格食品按规定留样。
人员健康上岗
落实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新员工必须体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落实每日晨检制度,督促从业人员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自查风险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要求,定期检查餐饮后厨原辅料是否过期变质、储存环境是否安全卫生、加工制作过程是否规范,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避免超负荷供餐
合理评估接待能力,提前做好人员安排和食材保障等准备工作,控制食品原材料采购和饮食供应数量,避免食品加工粗制滥造,超负荷供餐带来的风险。
抵制餐饮浪费
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提醒顾客理性消费,适量点餐,减少浪费。提供公勺公筷服务,抵制餐饮浪费。
规范许可信息公示
餐饮服务单位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做到亮证经营。要在醒目位置主动向消费者公示证照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以及“两个责任”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