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勘察定界标准

测绘定界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界址点和用地界线

用地界线是建设项目占用土地的范围线,建设项目完工后,它就是该宗地的界址线。

界址点和用地界线的绘制应与地籍图一致,以便于与地籍工作衔接及利用勘测定界成果进行土地登记发证。

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

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界;自治州、地区、盟、地级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及城市内的区界。

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乡、镇、村界,国有农、林、牧、渔场界及国有土地使用界线。

地上物、地貌、地类界线及文字注记

勘测定界图应包含地上物、地貌、地类界线及相关的文字注记,以便详细描述土地的使用情况和特征。

占用土地面积及地类面积

勘测定界图应明确显示建设项目占用各权属单位的土地面积及地类面积,以便于土地管理和核算。

基本农田界线和农用地转用范围线

勘测定界图应标注基本农田界线和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以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法规要求。

数学要素

勘测定界图应包含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图框外的比例尺说明及图幅整饰等数学要素,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勘测定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土地管理、规划和登记发证。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最新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参照具体的勘测定界规程进行测量和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