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粑粑做法
水浸粑粑的做法如下:
选米:
选择粳米作为原料,粳米比其他米更适合做水浸粑,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光泽度,口感劲道。
浸泡:
将粳米洗净后,放入容器中,加注清水,水面高出米5~10厘米,浸泡时间约为12~15小时,使米充分软化膨胀。
磨浆:
将泡好的米用石磨磨成浆,现在也有用打浆机打浆的。
熬煮:
准备一口大锅,烧旺火,锅干后倒入适量花生油,涂在锅壁上,然后倒入米浆,不断搅动,直到米浆固化成米团。
搓揉:
将煮好的米团取出,涂上花生油,像和面一样搓揉,增加柔韧性。将米团分成几份,分别加入黄栀子汁、花红粉等上色,并揉搓均匀,形成黄色和红色的米团。
成型:
将揉好的米团搓成长条,黄色米团和红色米团分别撮成长条,三条米团的长度基本一致,将黄条、红条滚在白条的两侧并来回滚动,溶为一条三色相间的长条。将长条对折,双手捂成陀螺状,旋转约20次,形成规则的陀螺形状,压平后成型。
蒸熟:
将成型的米团放在蒸笼里,盖上蒸笼盖,放在锅里蒸2~3小时,期间注意加水防止烧坏蒸笼。
晾干:
将蒸好的水浸粑取出,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
浸泡保存:
将晾干的水浸粑放入容器中,加满井水,盖好,一般6~7天更换一次井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食用:
食用时,将水浸粑切片,可以煎、煮或炒,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