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食品有哪些标准
餐饮店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等级评定规范
该规范是《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等级评定规范》等团体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评定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等级。
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标准
餐饮企业应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确保食品原料新鲜、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抽样检测。
食品加工和制作标准
包括食品的储存、加工、烹饪、调味等环节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例如,食品的储存温度要符合要求,烹饪过程中要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调味品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原料等。
食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标准
餐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机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包括对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对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对餐饮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等。
卫生标准
包括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食品加工场所、加工人员、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以及食品储存和运输的卫生要求。
执行标准
包括人员培训、质量管理、食品留样等方面,确保餐饮企业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
食品卫生许可与监管
食品卫生许可是国家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一种行政许可,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卫生条件和管理能力。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这些指标是食品质量标准的一部分,确保食品在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品质。
其他相关标准
包括GB 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GB 2761-2017、GB 2762-2022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餐饮店食品的标准体系,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餐饮企业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