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特色做法

德治特色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积分制实践

积分制是一种长期实践且效果较好的德治方法,通过对民众日常行为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情况进行量化记录评定,并根据分值给予相应激励和约束。这种方法在乡村德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德治由一种软性约束转变为一定程度上的硬性约束,使其功能更容易发挥出来。积分制实践的特点包括:

对乡村德治涉及的事项予以简明扼要的分类和清晰明确的赋值。

积分制定和运用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群众意愿,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确保结果的运用指向全体村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选贤与能

儒家德治强调选贤与能,要求提升和完善自我德性,尤其是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则,摒弃个人的私欲偏好。儒家德治的基本内涵包括:

坚持德教为政治治理的原则,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道德教化。

在政治实践中,儒家重视选贤与能,强调修身为本,要求提升和完善自我德性,尤其是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则,摒弃个人的私欲偏好,不可任凭个人情绪恣意妄为。

以法隆德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通过法律来强化德治的“硬约束”,同时以法治促进德治。例如,安徽省黄山市通过制定出台《黄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的法律责任,引导群众遵守公共秩序、规范公共礼仪、爱护公共财物。这种做法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文化融入

将地域文化融入德治实践中,如黄山市西递村通过“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将徽文化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重谦让、尚和合”经世智慧和德治基因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