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的做法
盲道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直条状凸起砖
用于铺直道,直条突起指向盲道方向,便于视力残疾者沿直条方向安全行走。
每条高出地面5mm,宽度宜为0.3-0.6m,使盲杖和脚底产生感觉。
点状突起砖
用于铺拐弯处,呈圆点形,每个圆点高出地面5mm,用于提示盲人前方路线的空间环境将出现变化。
压花盲道
包括开挖盲道槽、铺设盲道材料(如橡胶、金属、陶瓷等)、进行花纹压花等步骤。
花纹设计要符合盲人行走的导向原理,确保清晰地指引盲人行走方向。
透水混凝土现浇盲道
包括规划和设计、准备施工区域、建立导向线或板模、配制透水混凝土、施工、平整和养护等步骤。
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性,适用于需要一定排水性能的盲道。
现浇金刚盲道
在现有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通过预铺模具,批刮聚合物专用材料,待其固化后形成连续现浇盲道。
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场合。
其他材料盲道
包括预制混凝土盲道砖、橡胶塑料类盲道板、不锈钢、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盲道设计要求:
盲道铺设的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力残疾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盲道铺设应连续,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树穴、窨井盖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
行进盲道宜设在距人行道外侧围墙、花台、绿地带250~600mm处;行进盲道可设在距人行道内侧树穴250~600mm处;道上如无树穴,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500mm。
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沿人行道和分隔带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其宽度应为300~600mm,距路缘石边宜为250~500mm。
维护与检查:
建成后的盲道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检查内容包括盲道材料是否有破损、是否有杂物堆积等,及时进行维修和清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求,可以确保盲道的建设既符合规范,又能有效地为视力残疾者提供安全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