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度做法
不确定度的做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规定被测量
清晰地写明需要测量什么,包括被测量和被测量所依赖的输入量(例如被测量、常数、校准标准值等)的关系。
如果可能,还应包括对已知系统影响的修正。这些信息应在标准操作程序(SOP)或其他方法描述中给出。
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
列出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包括步骤一中规定的关系式中所含参数的不确定度来源,以及其他可能的来源。
必须包括那些由化学假设所产生的不确定度来源。通常,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随机误差(如仪器噪声、环境温度变化等)、系统误差(如仪器校准不准确、测量方法不当等)、人为误差(如操作人员的疏忽或技能不足造成的误差)以及模型误差(如所使用的数学模型或理论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误差)。
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
评估识别出的每一个潜在的不确定度来源相关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
可以使用方法确认研究的数据、QC数据等来评估与大量独立来源有关的不确定度的单个分量。使用这些数据可以大大减少不确定度评估的工作量,并且使不确定度的评估结果更为可信。
考虑现有的数据是否足以反映所有的不确定度来源,是否需要安排其他的实验和研究来确保所有的不确定度来源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