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的做法

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施工准备

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障碍物。

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准备好场地,便于混凝土、片石及周转材料的运输和堆放。

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

由施工队埋设护桩。

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

基坑深度大于1.5米时,采用放坡开挖或增设基坑支挡防护。

挖基土方堆放在基坑边2m以外,防止基坑边坡因受压垮塌。

沿基坑周边设0.3m×0.3m截水沟,防止降雨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基底。

基坑底四周设0.2m×0.2m排水沟,并在基坑最低处角落或4个角处设集水井,将积水引入集水井后采用潜水泵集中排出基坑。

地基处理

当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需进行换土处理,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施工。

基底严格按设计开挖成台阶,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

基础施工

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先进行基础钢筋安装,预理墙身竖向钢筋。

基础混凝土采用C10砼垫层10公分厚,分两次浇筑,每次浇筑厚度为25cm,并用打夯机分层夯实。

墙身施工

墙身模板采用光面七夹板拼装,竖枋用8×10cm枋间距为40cm,用钢管支撑。

浇筑墙身混凝土前,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

墙身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0mm,导管入模,出料口浇筑高度≤2m,防止离析。

墙身≥2.5MPa时,可拆除墙身模板,进行养护。

片石混凝土

片石含量≤20%体积,清洗干净并吸水。

分层浇筑摆放,层厚≤300mm,片石采用人工均匀摆放栽砌,埋入混凝土1/2。

安装泄水孔

在墙身适当位置安装泄水孔,以排除墙内积水。

养护

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达到设计强度。

验收

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验收和墙体质量验收,确保挡土墙结构安全、稳定。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